• 现在是:
    • 国家发改委 江西省发改委 宜春市政府
    • 首 页信息公开发改工作在线服务互动交流专题专栏
      搜 索
    • 职权信息
    • 机构职责 领导简介 机构设置 直属单位 人事信息
    • 公告公示
      • 关于宜春市中心城区智能停车建设管理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 转发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节能工作的通知
      • 关于转发《江西省发展改革委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不单独进行节能审查的行业目录〉的通知》的通知
      • [宜春市本级]宜春市《宜万经济走廊建设规划》项目电子化公开招标采购
    • 政策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
      • 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江西省2017年本)的通知》的通知
      •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
      • 宜春市物价局 宜春市财政局转发关于不动产登记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 全省发改系统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指导汇编
      • 关于调整宜丰县上奉等21座水电站上网电价的批复
      • 关于核定宜春市渥江湿地公园四级坝水电站上网电价的批复
      • 关于调整万载县九龙等水电站上网电价的批复
      • 关于调整上高县徐市电力实业有限公司小水电上网电价的批复
      • 关于高安市人民医院检验项目收费标准的批复
      • 关于上高县人民医院手术项目收费标准的批复
      • 关于阁皂山景区门票价格的批复
      • 关于宜春市妇幼保健院新增特需(VIP)病房床位费的批复
      • 关于宜春市人民医院儿科大楼住院床位费标准的批复
      • 关于正式核定宜春高铁站地下停车场车辆停放保管收费标准的批复
      • 关于重新规范殡葬服务行业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通知
    • 工作动态
      • 市区价格主管部门开展元旦市场价格巡查
      • 宜春明月山机场后评价成果汇报会在京举行
      • 我市新获批2个江西省工程研究中心
      • 我市新获批3家江西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3家江西省服务业龙头企业
      • 袁州区设立省级产业园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终审评估
      • 市发改委积极参加全省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大型图片巡展活动
      • 我委机关党委正式成立
      • 我省要求从严把关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管理
    • 规划计划
      • 关于请求转发2017年宜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请示
      • 关于请求转发我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请示
      • 宜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关于请求转发我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请示
      • 关于请求转发我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请示
      • 关于请求转发我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请示
      • 关于我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 关于宜春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 重点工程
      • 重点工程2017年专刊九期
      • 重点工程2017年增刊三期
      • 重点工程2017年专刊八期
      • 重点工程2017年增刊二期
      • 重点工程2017年专刊七期
      • 重点工程2017年专刊六期
      • 宜春市通信基站建设项目进展通报(重点工程2017年增刊一期)
      • 重点工程2017年专刊五期
    • 调查研究
      • 宜春市2017年晚籼稻生产成本收益调查报告
      • 宜春市2017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 宜春市2017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 做大做强做美宜春中心城区,增强中心城区竞争力
      • 推进产城融合,壮大城市经济
      • 积极迎接航空时代和高铁时代推动宜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 对“实施兴工强市战略 推进幸福宜春建设”几点思考
      • 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为“幸福宜春”发展“强筋壮骨”
    • 办事指南
      • 宜春市物价局事项办理联系电话(2017年7月更新)
      •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
      • 企业投资项目备案
      • 外商投资项目核准
      • 境外投资项目核准
      • 365bet备用网行政审批运行流程图
      • 权限内招标事项核准
    • 价格举报
    • 举报须知 举报流程 举报承诺 举报受理 举报反馈
    • 价格监测
      • 宜春市2017年下半年生猪生产成本收益调查分析
      • 十二月份蔬菜批发均价小幅上扬
      • 2017年12月28日宜春市城区粮食及副食品零售价格行情
      • 宜春市2018年农民种植意向调查分析
      • 2017年12月21日宜春市城区粮食及副食品零售价格行情
      • 2017年12月14日宜春市城区粮食及副食品零售价格行情
      • 2017年12月7日宜春市城区粮食及副食品零售价格行情
      • 2017年11月30日宜春市城区粮食及副食品零售价格行情
    • 价费查询
      • 宜春市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说明(2017年7月)
      • 宜春市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清单(2016年11月更新)
    • 在线咨询
      • 宜春谈赣西区域转型合作,不如练好袁上万内功!
      • 话说江西两翼齐飞战略之赣西区域转型合作是宜春开始的,一个轮回之后的2018年又该轮到宜春举办了。纵观宜春新余萍乡三地这几年轮流举办的成果,毫不客气的说就属宜春方案最差,不仅没有辐射吸引到新余萍乡,反倒是被新余的跨行政区域合作盯住了宜春自己的领地上高、樟树,也被萍乡的赣湘合作区盯住了宜春自己的领地万载、铜鼓。宜春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说到底还是宜春中心城太弱,被新余萍乡这样的工业强的地级市虹吸了,说不好听一点,就宜春市本级和袁州这么弱,现在谈赣西区域合作就是想着怎么瓜分宜春的腹地。所以,宜春即将又一次主持赣西区域转型合作会议之际,真要自己好好反思下自己的眼界和不足,再学习借鉴下新余萍乡这几年的野心动作。宜春再不把自己领地上袁上万(袁州、上高、万载)联动起来,再不把新余的分宜,萍乡的芦溪、上栗,吉安的安福等纳入宜春跨行政区域合作范围内的话,宜春必将在新一轮的赣西区域转型中再次被虹吸一次。 这不是危言耸听,新余萍乡搞赣西合作,说白点,就是觊觎宜春的腹地和人口红利。如果宜春自己不尽快融合自己内部的凝聚力,宜春势必会分崩离析。大家看看万载、上高两地对宜春的向心力如何就可见一斑,为什么不能尽快整合三地资源,练好袁上万内功,抱团发展。宜春顶层设计者们到底在犹豫什么?一个连下属万载、上高这样的小县都不愿意配合、不愿意融合的市,怎么有能力扛起赣西区域转型合作的大旗?
      • 2017-8-29
      • 宜春谈赣西区域转型合作,不如练好袁上万内功
      • 话说江西两翼齐飞战略之赣西区域转型合作是宜春开始的,一个轮回之后的2017年又该轮到宜春举办了。纵观宜春新余萍乡三地这几年轮流举办的成果,毫不客气的说就属宜春方案最差,不仅没有辐射吸引到新余萍乡,反倒是被新余的跨行政区域合作盯住了宜春自己的领地上高、樟树,也被萍乡的赣湘合作区盯住了宜春自己的领地万载、铜鼓。宜春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说到底还是宜春中心城太弱,被新余萍乡这样的工业强的地级市虹吸了,说不好听一点,就宜春市本级和袁州这么弱,现在谈赣西区域合作就是想着怎么瓜分宜春的腹地。所以,宜春即将又一次主持赣西区域转型合作会议之际,真要自己好好反思下自己的眼界和不足,再学习借鉴下新余萍乡这几年的野心动作。宜春再不把自己领地上袁上万(袁州、上高、万载)联动起来,再不把新余的分宜,萍乡的芦溪、上栗,吉安的安福等纳入宜春跨行政区域合作范围内的话,宜春必将在新一轮的赣西区域转型中再次被虹吸一次。 这不是危言耸听,新余萍乡搞赣西合作,说白点,就是觊觎宜春的腹地和人口红利。如果宜春自己不尽快融合自己内部的凝聚力,宜春势必会分崩离析。大家看看万载、上高两地对宜春的向心力如何就可见一斑,为什么不能尽快整合三地资源,练好袁上万内功,抱团发展。宜春顶层设计者们到底在犹豫什么?一个连下属万载、上高这样的小县都不愿意配合、不愿意融合的市,怎么有能力扛起赣西区域转型合作的大旗?
      • 2017-8-24
      • 宜春何时经济可以超过南昌?袁州区何时可以超过丰城?
      • 宜春经济至少要以南昌为目标,争取二十年内超过南昌成为江西经济最强城市,交通运输成本税收优惠企业服务水平水电燃气等降低企业成本下功夫,打造宜春最大的特色优势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宜春,服务好现在的企业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放心在宜春发展。科技与留住人才也是重点。加强宜春各县市的经济联系交通网。宜春各县市互通轻轨或者地铁。袁州区作为宜春政治中心,GDP居然比不过高安?袁州区要加强各集镇的经济动力,加强各集镇的交通改善,探讨能否做到各集镇通轻轨或者地铁。同时加强袁州区医药工业园的规模,服务好企业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放心来宜春发展。希望袁州区早日超过丰城,以免总是被丰樟高鄙视。。。。宜春,袁州区加油!
      • 2017-8-13
      • 您好,想咨询一下
      • 您好!想咨询一下废旧轮胎处理的企业我们政府有什么相关的优惠政策吗?谢谢!
      • 2017-8-13
      • 希望争取咸宜萍铁路尽快入规建设(咸宜井可以分解为咸宜萍段+渝长厦萍井段)
      • 咸宜井可以分解为咸宜萍段+渝长厦萍井段;在渝长厦已经铁定过萍乡那么咸宜井的宜井段就是不可能会有倒不如借力渝长厦萍井段联合萍乡去争取咸宜萍段是最可行的方案,咸宜萍就是咸宜井的北段,渝长厦萍井段就是咸宜井的南端;设站可在明月山机场处设宜春西站空铁枢纽,而且咸宜萍段中的宜萍段也是将来南昌到南宁高铁中昌宜萍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17-7-24
      • 长赣铁路铁四院中标,萍乡城区设站两套比选方案,渝长厦铁路真的不过宜春了吗????咸宜井铁路又会过新余了,看了宜春南北铁路难产了
      • 7月21日,“小陈话上栗”小编从美篇账号为“上栗县交通运输局”的账号获悉,为使上栗拥有首个高速铁路站,让上栗的发展在高速铁路的引领下展翅鹏飞,7月18日,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何宏寓同志和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姚义何一行,第五次赴武汉对接渝长厦铁路长赣段设计前期有关工作。到达后,晚上就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工作,拜访了中标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四院)相关领导及负责人,就渝长厦铁路长赣段设计有关事项全方位交换了意见,展现了全县人民热切期盼在上栗设站的意望,双方就相关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座谈。
      • 2017-7-22
    • 调查征集
      • 您是如何了解到宜春市发改委网站的?
      • 通过搜索引擎搜索(5)
      • 通过好朋友介绍(3)
      • 在第三方媒体上得知(3)
      • 偶然间发现的(1)
      • 其他链接过来的(4)
      验证码:我要提交
    • 建言献策
      • 2018年赣西跨区域合作会议又在宜春举办,宜春如何破局?
      • 希望争取咸宜萍铁路尽快入规建设(咸宜井可以分解为咸宜萍段+渝长厦萍井段)
      • 关于争取三南(南京,南昌,南宁)高铁过境宜春中心城的建议
      • 2018年赣西跨区域合作会议又在宜春举办,宜春如何破局?
      • 支持宜春去争取南昌铁路总公司赣西总务中心
      • 宜春市辖区要弯道超车,必须分块发展,设立6大区!
      • 袁上万绿色区不提袁上万安吉城际将是最大的败笔!
      • 建议规划昌宜井城际,打通宜春无南北城际铁路的瓶颈!
    • 监督投诉
      市纪委驻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纪检组
      工作邮箱:jwzfgw @163.com
      举报电话:0795-3279525
    • 调查研究
    主任信箱在线咨询
    • 阅读排行
    • 1做大做强做美宜春中心城区,增强中心城区竞争力2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为“幸福宜春”发展“强筋壮骨”3宜春市2017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4对“实施兴工强市战略 推进幸福宜春建设”几点思考5积极迎接航空时代和高铁时代推动宜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6宜春市2017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7推进产城融合,壮大城市经济8宜春市2017年晚籼稻生产成本收益调查报告9准确高效做好项目为民造福10转变方式,商机无限11抓住抓好“铁公机”12在金融危机机遇中增强融资投资能力13全面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14用清廉守望信念——平安地走到退休有多难?15宜春市发展茶产业的对策建议
    • 调查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调查研究
    • 宜春市发展茶产业的对策建议
      来源:发改委 阅读次数:834 发布时间:2009-05-08
      --宜春市发改委 龙荣敏 谢航珍 黎玉良
            “茶盖中华,价甲天下”,初听之下,大部分人都不敢确定是哪里的茶能担当如此盛誉。其实,这就是指古代铜鼓产的进京贡品宁红茶。宜春市产茶历史悠久,始于汉,盛于唐,在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袁州属全国八大茶区中的江南茶区。目前,宜春茶园面积及产量在全省排名第三。因此,宜春发展茶产业有较好基础,对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休闲旅游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宜春茶产业发展概况
            茶产业特色鲜明。茶叶历来是宜春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形成了铜鼓绿茶、靖安白茶、袁州铁观音等特色茶产区,其他地方以机制砖茶为主。铜鼓是“宁红茶”原产地,白茶是靖安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的特色产品,在具有良好生态环境条件下生产的宜春绿茶,大多是非常有特色的有机绿茶,许多外省茶叶加工企业在宜春设有绿茶原料基地。不完全统计全市年产茶叶1500吨以上。
            茶叶种植面积较广。据市农业局经济作物科介绍,统计数据显示全市茶园面积在6万亩左右,但根据实地调查,实际面积在15万亩以上,其中铜鼓约有6万亩,居全市之首,靖安、袁州次之。全市茶叶种植面积在江西省设区市中仅次于上饶、景德镇,排在第三位。
            地方政府重视茶产业。铜鼓、靖安非常重视茶产业,制定了专门的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茶产业领导小组,出台了鼓励茶产业发展举措。比如铜鼓从2005年起,对新造和改造茶园,由财政给予每亩90元补助,同时列入退耕还林项目,对茶农和企业新购置的茶机具给予农机补贴政策。靖安计划到“十一五”期末,仅白茶产值要超过2亿元。
            企业、茶农种茶积极性更高。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袁州、奉新、万载、靖安茶叶种植面积快速增加,高安、樟树、宜丰、铜鼓基本持平,只有上高、丰城急剧萎缩。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茶叶企业增多,仅铜鼓县就有茶叶专业合作社3个,茶叶生产加工企业12家。同时,部分企业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茶农不用担心销售问题,调动了他们的种茶积极性。据上高县农业局介绍,上高茶叶种植面积急剧萎缩,主要是统计方面的问题,只统计几个大茶园的面积,实际种植面积没有大幅减少,相反,当地重点抓的几个茶叶企业发展势头非常好。丰城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全市茶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有的县市对茶产业关注不够,发展缺乏长远目标,存在短期行为,如一些地方的茶园被福建、浙江等地商人承包,生产的茶砖成为他们在福建、浙江等地母公司的加工原料。二是加工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尽管一些新成立的茶叶企业加工技术起点较高,但总体水平还很低,特别是那些外地承包商,把设在宜春的企业当作原料收购站或仅进行低级、初级加工。三是没有统一品牌,品牌效应弱。尽管形成了“靖安白茶”、“铜鼓春韵”等数个品牌,但在全省、全国的知名度较低。特别是缺乏一个叫得响的统一品牌。四是企业规模小,企业之间联动性差。如靖安有60多家茶叶企业,只有约20%的企业茶叶基地面积超过300亩。到目前为止,宜春规模较大的茶叶企业也只有数千亩基地,而且企业之间缺乏联动,在市场销售、产品定价、打造品牌等方面没有形成合力。
            二、宜春茶产业大有可为
            1、发展茶产业有利于促进宜春经济发展。发展茶产业最直接的影响是,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关部门统计,一亩投产绿茶每年给农户带来的收入在500-3000元。白茶每亩一次性开发成本在3500元左右,亩茶年农民务工收入2000元,亩茶年纯收入5000元。发展茶产业间接影响是,可以带动茶文化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市旅游升温。厚重的禅文化是宜春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资源,自古以来,禅文化和茶文化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积极发展茶产业,发展茶文化,有利于提升宜春城市文化品位,推动旅游业发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休闲氛围,打造江南休闲旅游城市。促进宜春经济和社会发展。
            2、宜春发展茶产业先天条件好。茶树种植主要看气候、土壤是否适宜茶树栽培。气候条件要考虑三个因素: 一是茶树要求年平均气温在13℃以上,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在摄氏15度以上,灌木型茶树越冬期绝对最低气温不低于-18℃,乔木型茶树不低于-5℃;二是茶树要求年降雨量在1000mm以上,生长季节月平均降水量在100mm以上;三是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好80%以上。茶树对土壤要求适应较广,只要土层深度在60cm以上;又呈酸性反应,土壤酸度在4.0—6.5之间。宜春市处于偏低纬度,具有亚热带湿润气候特点。四季比较分明,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全市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市累年平均气温17.3℃。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28.8℃,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为5℃,无霜期平均为269天。市内降水充沛,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661毫米。全市土壤种类、成土母质类型多样,面积最大类为红壤,有118.13万公顷,占全市总土地面积64.24%。土壤多呈酸性反应,微酸和酸性土壤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7.8%。所以,宜春的气候、土壤条件均非常适宜茶叶生产。
            3、宜春茶产业基础较好。一是历史悠久;二是种植面积、茶叶产量有一定规模;三是有特色品牌。
            4、宜春发展茶产业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据专家预测,茶叶将主导21世纪的饮料市场。世界茶叶市场前景较为乐观,有机茶增长较快,年均增幅25%以上。国内消费潜力更大,“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国民众的主要日常消费品之一,据粗略估计,我国目前有净饮茶人口2.6亿,他们年人均消费量近1.5公斤,全国消费量达到200多万吨,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江西省对茶产业发展更加重视。从2008年起,江西省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茶产业发展;成立了南昌茶叶市场,对省内茶叶企业在市场开设门面进行租金补贴,补贴统一的茶叶包装,政府出资对市场进行宣传;着力谋划全省统一绿茶品牌“江西绿茶”和红茶品牌“宁红茶”;由各地农业部门组织,企业购买茶苗,省财政每株补贴4分。宜春一些县市发展茶叶积极性很高,比如铜鼓、万载,群众种植茶叶、商人投资茶叶企业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三、对宜春茶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宜春是个多山的地区,境内山地、丘陵和平原兼有,山地占总面积35.46%,丘陵占39.05%,平原占25.49%。宜春农业,特别是山区的农业希望在山,潜力在山,困难也在山。茶产业是最能发挥山区优势的产业之一。宜春要做大做强做优茶产业,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思路,引导其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做到“基地规模化、区域特色化、产业集群化、产品品牌化、市场专业化”。
            1、鼓励种茶,强化茶产业发展基础。鼓励茶农种茶,支持茶叶加工企业扩大茶园规模,或者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将基地分散到茶农手中。组织科研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技术人员,为茶农提供技术服务。鼓励茶农、茶叶种植大户、茶叶加工企业组成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种植。引导、支持种植高产、优质茶苗,改造老茶园。
            2、重视规划,突出茶产业区域特色。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袁州仰山所产的“绿英金片”品质绝伦,说明袁州的绿茶品质好;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惟分宁产茶”,分宁就是铜鼓、修水、武宁一带,所产红茶就是“宁红茶”; 靖安县是“江西省白茶产业化县”、“江西省白茶苗木繁育基地县”。发展壮大茶产业,全市要统一规划,根据区域特点,发展特色茶。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靖安大力发展白茶;红茶以铜鼓为龙头;袁州等其他县市区以绿茶为主,但应因地制宜生产不同品种,如袁州以铁观音为主,丰城以云雾茶为重点等。
            3、开辟园区,提高集群化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指导、服务和管理的职能,建设茶叶产业基地,将全市主要茶叶加工企业集中到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引进有实力、有技术的先进茶叶加工企业,二是引进茶叶印刷、包装等方面的配套企业,三是引进茶保健品、茶饮料等相关企业,完善茶产业链,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同时在园区内配套建设技术研发、产品检测、产业信息、人才培训等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4、注重品牌,扩大宜春茶叶知名度。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市场占有率。浙江“龙井茶”、云南“普洱茶”、福建“铁观音”,几乎都是全省共用一个品牌打开市场。现在江西也统一了“江西绿茶”、“宁红”两个品牌,这对我们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宁红茶”本来就是我们的红茶品牌,全省统一宣传力度更大,效果更好。而统一使用“江西绿茶”,使我们的绿茶与全省其他地方的绿茶品牌在面向国内、国际市场时,大家处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因此,我们只要努力在省内争市场就行。宜春茶叶特色鲜明,“靖安白茶”、“铜鼓春韵”等品牌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只要集中力量,加大宣传力度,有机会成为全省、全国的著名茶品牌。
                5、狠抓市场,完善茶产品销售网络。要在宜春中心城建立茶叶批发市场,同时鼓励企业在南昌茶叶市场设立门面。成立宜春茶叶协会,帮助企业收集信息,组织企业合力闯市场。建立茶叶销售网络的电子商务绿色市场,举办茶叶交易会、名优茶展销会,制定鼓励开拓茶叶市场的政策,规范市场秩序。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建设开放型、外向型茶园,发展“定单茶”、“创汇茶”,建设开放式的茶产业。鼓励企业开展与国内外茶叶大企业的合作,促进茶叶深加工和形成全球性的营销网络。
    • Copyright 2009 Yichun Municipal Development & Reform Commission. 

      版权所有:江西省365bet备用网   工信部备案编号:赣ICP备09002039号 赣公网安备 36090202000021号

      地址:宜春市市政大楼2楼东侧   联系电话:0795-3272741  Email: newspring@jxyc.gov.cn

      本站网页访问最佳分辨率:1440*900像素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  您是本站的第 6248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