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是:
    • 国家发改委 江西省发改委 宜春市政府
    • 首 页信息公开发改工作在线服务互动交流专题专栏
      搜 索
    • 职权信息
    • 机构职责 领导简介 机构设置 直属单位 人事信息
    • 公告公示
      • 关于宜春市中心城区智能停车建设管理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 转发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节能工作的通知
      • 关于转发《江西省发展改革委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不单独进行节能审查的行业目录〉的通知》的通知
      • [宜春市本级]宜春市《宜万经济走廊建设规划》项目电子化公开招标采购
    • 政策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
      • 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江西省2017年本)的通知》的通知
      •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
      • 宜春市物价局 宜春市财政局转发关于不动产登记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 全省发改系统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指导汇编
      • 关于调整宜丰县上奉等21座水电站上网电价的批复
      • 关于核定宜春市渥江湿地公园四级坝水电站上网电价的批复
      • 关于调整万载县九龙等水电站上网电价的批复
      • 关于调整上高县徐市电力实业有限公司小水电上网电价的批复
      • 关于高安市人民医院检验项目收费标准的批复
      • 关于上高县人民医院手术项目收费标准的批复
      • 关于阁皂山景区门票价格的批复
      • 关于宜春市妇幼保健院新增特需(VIP)病房床位费的批复
      • 关于宜春市人民医院儿科大楼住院床位费标准的批复
      • 关于正式核定宜春高铁站地下停车场车辆停放保管收费标准的批复
      • 关于重新规范殡葬服务行业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通知
    • 工作动态
      • 市区价格主管部门开展元旦市场价格巡查
      • 宜春明月山机场后评价成果汇报会在京举行
      • 我市新获批2个江西省工程研究中心
      • 我市新获批3家江西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3家江西省服务业龙头企业
      • 袁州区设立省级产业园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终审评估
      • 市发改委积极参加全省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大型图片巡展活动
      • 我委机关党委正式成立
      • 我省要求从严把关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管理
    • 规划计划
      • 关于请求转发2017年宜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请示
      • 关于请求转发我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请示
      • 宜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关于请求转发我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请示
      • 关于请求转发我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请示
      • 关于请求转发我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请示
      • 关于我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 关于宜春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 重点工程
      • 重点工程2017年专刊九期
      • 重点工程2017年增刊三期
      • 重点工程2017年专刊八期
      • 重点工程2017年增刊二期
      • 重点工程2017年专刊七期
      • 重点工程2017年专刊六期
      • 宜春市通信基站建设项目进展通报(重点工程2017年增刊一期)
      • 重点工程2017年专刊五期
    • 调查研究
      • 宜春市2017年晚籼稻生产成本收益调查报告
      • 宜春市2017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 宜春市2017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 做大做强做美宜春中心城区,增强中心城区竞争力
      • 推进产城融合,壮大城市经济
      • 积极迎接航空时代和高铁时代推动宜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 对“实施兴工强市战略 推进幸福宜春建设”几点思考
      • 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为“幸福宜春”发展“强筋壮骨”
    • 办事指南
      • 宜春市物价局事项办理联系电话(2017年7月更新)
      •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
      • 企业投资项目备案
      • 外商投资项目核准
      • 境外投资项目核准
      • 365bet备用网行政审批运行流程图
      • 权限内招标事项核准
    • 价格举报
    • 举报须知 举报流程 举报承诺 举报受理 举报反馈
    • 价格监测
      • 宜春市2017年下半年生猪生产成本收益调查分析
      • 十二月份蔬菜批发均价小幅上扬
      • 2017年12月28日宜春市城区粮食及副食品零售价格行情
      • 宜春市2018年农民种植意向调查分析
      • 2017年12月21日宜春市城区粮食及副食品零售价格行情
      • 2017年12月14日宜春市城区粮食及副食品零售价格行情
      • 2017年12月7日宜春市城区粮食及副食品零售价格行情
      • 2017年11月30日宜春市城区粮食及副食品零售价格行情
    • 价费查询
      • 宜春市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说明(2017年7月)
      • 宜春市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清单(2016年11月更新)
    • 在线咨询
      • 宜春谈赣西区域转型合作,不如练好袁上万内功!
      • 话说江西两翼齐飞战略之赣西区域转型合作是宜春开始的,一个轮回之后的2018年又该轮到宜春举办了。纵观宜春新余萍乡三地这几年轮流举办的成果,毫不客气的说就属宜春方案最差,不仅没有辐射吸引到新余萍乡,反倒是被新余的跨行政区域合作盯住了宜春自己的领地上高、樟树,也被萍乡的赣湘合作区盯住了宜春自己的领地万载、铜鼓。宜春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说到底还是宜春中心城太弱,被新余萍乡这样的工业强的地级市虹吸了,说不好听一点,就宜春市本级和袁州这么弱,现在谈赣西区域合作就是想着怎么瓜分宜春的腹地。所以,宜春即将又一次主持赣西区域转型合作会议之际,真要自己好好反思下自己的眼界和不足,再学习借鉴下新余萍乡这几年的野心动作。宜春再不把自己领地上袁上万(袁州、上高、万载)联动起来,再不把新余的分宜,萍乡的芦溪、上栗,吉安的安福等纳入宜春跨行政区域合作范围内的话,宜春必将在新一轮的赣西区域转型中再次被虹吸一次。 这不是危言耸听,新余萍乡搞赣西合作,说白点,就是觊觎宜春的腹地和人口红利。如果宜春自己不尽快融合自己内部的凝聚力,宜春势必会分崩离析。大家看看万载、上高两地对宜春的向心力如何就可见一斑,为什么不能尽快整合三地资源,练好袁上万内功,抱团发展。宜春顶层设计者们到底在犹豫什么?一个连下属万载、上高这样的小县都不愿意配合、不愿意融合的市,怎么有能力扛起赣西区域转型合作的大旗?
      • 2017-8-29
      • 宜春谈赣西区域转型合作,不如练好袁上万内功
      • 话说江西两翼齐飞战略之赣西区域转型合作是宜春开始的,一个轮回之后的2017年又该轮到宜春举办了。纵观宜春新余萍乡三地这几年轮流举办的成果,毫不客气的说就属宜春方案最差,不仅没有辐射吸引到新余萍乡,反倒是被新余的跨行政区域合作盯住了宜春自己的领地上高、樟树,也被萍乡的赣湘合作区盯住了宜春自己的领地万载、铜鼓。宜春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说到底还是宜春中心城太弱,被新余萍乡这样的工业强的地级市虹吸了,说不好听一点,就宜春市本级和袁州这么弱,现在谈赣西区域合作就是想着怎么瓜分宜春的腹地。所以,宜春即将又一次主持赣西区域转型合作会议之际,真要自己好好反思下自己的眼界和不足,再学习借鉴下新余萍乡这几年的野心动作。宜春再不把自己领地上袁上万(袁州、上高、万载)联动起来,再不把新余的分宜,萍乡的芦溪、上栗,吉安的安福等纳入宜春跨行政区域合作范围内的话,宜春必将在新一轮的赣西区域转型中再次被虹吸一次。 这不是危言耸听,新余萍乡搞赣西合作,说白点,就是觊觎宜春的腹地和人口红利。如果宜春自己不尽快融合自己内部的凝聚力,宜春势必会分崩离析。大家看看万载、上高两地对宜春的向心力如何就可见一斑,为什么不能尽快整合三地资源,练好袁上万内功,抱团发展。宜春顶层设计者们到底在犹豫什么?一个连下属万载、上高这样的小县都不愿意配合、不愿意融合的市,怎么有能力扛起赣西区域转型合作的大旗?
      • 2017-8-24
      • 宜春何时经济可以超过南昌?袁州区何时可以超过丰城?
      • 宜春经济至少要以南昌为目标,争取二十年内超过南昌成为江西经济最强城市,交通运输成本税收优惠企业服务水平水电燃气等降低企业成本下功夫,打造宜春最大的特色优势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宜春,服务好现在的企业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放心在宜春发展。科技与留住人才也是重点。加强宜春各县市的经济联系交通网。宜春各县市互通轻轨或者地铁。袁州区作为宜春政治中心,GDP居然比不过高安?袁州区要加强各集镇的经济动力,加强各集镇的交通改善,探讨能否做到各集镇通轻轨或者地铁。同时加强袁州区医药工业园的规模,服务好企业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放心来宜春发展。希望袁州区早日超过丰城,以免总是被丰樟高鄙视。。。。宜春,袁州区加油!
      • 2017-8-13
      • 您好,想咨询一下
      • 您好!想咨询一下废旧轮胎处理的企业我们政府有什么相关的优惠政策吗?谢谢!
      • 2017-8-13
      • 希望争取咸宜萍铁路尽快入规建设(咸宜井可以分解为咸宜萍段+渝长厦萍井段)
      • 咸宜井可以分解为咸宜萍段+渝长厦萍井段;在渝长厦已经铁定过萍乡那么咸宜井的宜井段就是不可能会有倒不如借力渝长厦萍井段联合萍乡去争取咸宜萍段是最可行的方案,咸宜萍就是咸宜井的北段,渝长厦萍井段就是咸宜井的南端;设站可在明月山机场处设宜春西站空铁枢纽,而且咸宜萍段中的宜萍段也是将来南昌到南宁高铁中昌宜萍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17-7-24
      • 长赣铁路铁四院中标,萍乡城区设站两套比选方案,渝长厦铁路真的不过宜春了吗????咸宜井铁路又会过新余了,看了宜春南北铁路难产了
      • 7月21日,“小陈话上栗”小编从美篇账号为“上栗县交通运输局”的账号获悉,为使上栗拥有首个高速铁路站,让上栗的发展在高速铁路的引领下展翅鹏飞,7月18日,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何宏寓同志和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姚义何一行,第五次赴武汉对接渝长厦铁路长赣段设计前期有关工作。到达后,晚上就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工作,拜访了中标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四院)相关领导及负责人,就渝长厦铁路长赣段设计有关事项全方位交换了意见,展现了全县人民热切期盼在上栗设站的意望,双方就相关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座谈。
      • 2017-7-22
    • 调查征集
      • 您是如何了解到宜春市发改委网站的?
      • 通过搜索引擎搜索(5)
      • 通过好朋友介绍(3)
      • 在第三方媒体上得知(3)
      • 偶然间发现的(1)
      • 其他链接过来的(4)
      验证码:我要提交
    • 建言献策
      • 2018年赣西跨区域合作会议又在宜春举办,宜春如何破局?
      • 希望争取咸宜萍铁路尽快入规建设(咸宜井可以分解为咸宜萍段+渝长厦萍井段)
      • 关于争取三南(南京,南昌,南宁)高铁过境宜春中心城的建议
      • 2018年赣西跨区域合作会议又在宜春举办,宜春如何破局?
      • 支持宜春去争取南昌铁路总公司赣西总务中心
      • 宜春市辖区要弯道超车,必须分块发展,设立6大区!
      • 袁上万绿色区不提袁上万安吉城际将是最大的败笔!
      • 建议规划昌宜井城际,打通宜春无南北城际铁路的瓶颈!
    • 监督投诉
      市纪委驻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纪检组
      工作邮箱:jwzfgw @163.com
      举报电话:0795-3279525
    • 规划计划
    主任信箱在线咨询
    • 阅读排行
    • 1关于请求转发我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请示2关于请求转发我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请示3关于请求转发我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请示4关于请求转发2017年宜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请示5关于我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6宜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7关于请求转发我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请示8关于宜春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9关于宜春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10关于宜春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11关于宜春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 规划计划
      当前位置:首页→ 规划计划
    • 关于请求转发我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请示
      阅读次数:4855 发布时间:2016-08-31

      市政府:

      根据全省发展改革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委起草了2016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已经市第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5年计划执行情况

      2015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推进工业、农业、旅游服务业三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深化改革开放,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621.02亿元,同比增长9.5%;财政总收入完成308.77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5.04亿元,同比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70.5亿元,同比增长9.4%;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88.14亿元,同比增长17.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0.66亿元,同比增长12.5%;外贸出口总额23.98亿美元,同比增长7.7%;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54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381元,同比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621元,同比增长10.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0.9%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0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城镇化率为44.82%,提高1.54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1、工业经济稳中提质。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在壮大总量的同时提升质量。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9户,净增144户、居全省第2位,总数达1097户,居全省第4位。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37.2%,提高0.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均列全省第3位,居第一方阵,为宜春工业历年来最好水平,三大指标是十一个设区市中唯一完成目标任务的市。十大产业基地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4.43亿元、增长16.4%,实现利税190亿元、增长12.7%,其中实现利润129.03亿元、增长12%,分别快于全市平均水平8.8、6.5、6个百分点。宜春经开区锂电产业基地荣获江西省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优秀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高安建陶产业基地列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市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61.34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工业增加值827.17亿元、同比增长9.93%,实现税金总额151.71亿元、同比增长9.4%。三大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均列全省第三、处第一方阵;增速分别列全省第1、2、2位,领跑全省;在建工业项目450个和新增投产工业企业111户,分别列全省第1和第2。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袁州低碳发展试验区成功列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重点平台,《袁州区低碳发展试验区总体规划》获省发改委批复。新龙生物公司昆虫病毒生物农药开发工程研究中心和百神药业公司药用真菌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被批复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项目个数占全省2/3。

      2、农业发展加快升级。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积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稳定粮食生产。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约956.04万亩,总产达429.31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油菜播种面积115.9万亩,油料总产22.07万吨。全市生猪出栏、家禽出栏、禽蛋产量、水产品总量分别达678万头、4400万羽、7.8万吨、36.7万吨,同比略有增长。“五大产业”蓬勃发展。全市新造高产油茶林面积11万亩,育苗900万株,实现产值30.5亿元,列全省第一;母牛存栏34万头,肉牛存栏66.5万头,肉牛出栏40.5万头;认证绿色食品146个、有机产品350个、无公害产品269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7个,通过认证的绿色有机农产品496个,占全省的40%,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81.4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123.6万亩;开发利用富硒农产品基地16.9万亩,注册富硒农产品34个,引进了投资20亿元的海亮集团进行富硒农产品种养开发;培育休闲农业经营主体431家,休闲农业旅游人数达170万人次,休闲农业综合产值达15.6亿元。农业经营方式不断升级。全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现场会在宜春召开。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49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 89家。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4959家,居全省第三位,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3家、省级123家。合作社成员总户数达22.16万户,带动农户37.26万户。

      3、旅游服务业不断壮大。全市服务业完成增加值536.3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3.09%,同比提高1.95个百分点。房屋销售快速回升。受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的影响,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达459.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7%;商品房销售额201.22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宜春中心城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67.9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9%;商品房销售额76.78亿元,同比增长50.3%。旅游业高速增长。明月山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全年接待游客达到3868.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00.81亿元,分别增长37%和40.6%。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全年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达到240亿元,同比增长10.5%。《禅境宜春》获最佳国际传播中国记录片奖。丰城和美陶瓷公司、高安奥其斯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迅速,江西省包装印刷产业(上高)基地和星光印业(樟树)列入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市经开区江西丝黛实业公司、万载江西中森礼花等企业相继上市。万载花炮文化城、樟树阁皂山道教文化园、中国生态硒谷园、高安大城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加速崛起,印刷包装、奇石文化、竹文化、瓷文化等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宜春市盛和源脱胎漆器和万载双志夏布行销全国,奉新干洲奇石等艺术品远销海内外。民航事业迅速发展。明月山机场起降飞机4604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万人次,达到407148人,平均客座率85.8%,创民航发展“宜春速度”。萍乡和新余城市候机楼正式投入运营,增开了西安至宜春至三亚双向往返新航线,在安福、分宜、万载、芦溪、成都、厦门、西安、三亚等地设立了机场航空旅游服务点,成立了赣西航空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加强航线航班管理,其发展模式全国推广,成为省委省政府发展升级的典型。金融业快速发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140.59亿元,比年初增加224.67亿元,增长11.73%;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318.6亿元,比年初增加219.78亿元,增长20%,列全省第三。新设保险机构2家,各保险业金融机构保费收入60亿元,同比增长32.8%,保费收入居全省第三位,全年累计理赔12.7亿元。

      4、区域发展协调推进。积极推进赣西区域合作。牵头推进《赣西经济转型发展规划》编制、打造赣西航空服务一体化、加强袁河流域水资源治理与保护等项目实施。赣湘合作积极推进,规划启动浏阳-铜鼓大围山、大沩山旅游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对接南昌大都市区。丰城、樟树、高安、靖安、奉新融入南昌大都市区规划。“双核两带”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丰樟高循环经济区、袁上万绿色区、昌铜沿线四县生态区有序推进,编制完成《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丰樟高循环经济区规划和袁上万绿色经济区规划正在编制。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编制完成了《宜春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和《关于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意见》。出台了《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宜春市全面放宽城镇居民落户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中心城区人口达到56万,面积达到68平方公里。临江镇入选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樟树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积极推进,吸引了2300多人到城镇落户,争取各类融资、债券50.33亿元,流转水田、山地、水面面积近8000亩,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2000余万元,入园国内知名涉农企业10余家,总投资额达25.4亿元。示范镇(重点镇)加快建设。全市19个示范镇建成区面积达到67.1平方公里、集镇人口达到28.4万人,分别比启动时新增26.8平方公里、6.2万人;精心选取了袁州区彬江镇、樟树市临江镇、丰城市曲江镇等13个乡镇(街道)开展第二批镇村联动建设,开工建设项目213个,完成投资22.66亿元。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已规划683个中心村,其中首批63个中心村建设已启动,共投入建设资金1.53亿元,累计改水1.28万户,改厕1.06万户,改路145.9公里。

      5、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制定了2015年全市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计划,包括转变政府职能等8个方面51条改革举措。农村改革进展顺利,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持续推进,全市颁发证书88.72万份,颁证率达到87%;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177万亩,占二轮承包总面积的33%。推进行政审批改革,认真做好国务院、省政府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衔接落实工作,推进“三单一网”建设,市政府部门行政权责事项由7372项精简为2881项,精简整合率为60.9%。全面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丰城市开展“三证合一”改革试点,在一张营业执照上同时加载工商注册登记号、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号,实现“一证三号”。积极对接“一带一路”。组织了80多家次企业参加德国纽伦堡礼品展、科隆户外用品展、美国烟花展、迪拜办公用品展等境外专业展会,100多家次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境内知名国际展会,展会成交金额近5亿美元。加强对金洋公司津巴布韦项目、万国矿业澳大利亚项目帮扶,组织青龙集团等企业参加“江西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政银企对接会”,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大力实施招大引强。成功举办第十三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签约项目19个、资金9.8亿美元,均居全省前列。充分利用全国工商联执委会在江西召开的有利时机,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全市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295个,列全省第一,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4个,列全省第二。引进了江西煌上煌、红星美凯龙、亿利集团3家全国工商联执委会委员企业,引进了华润万家、清华同方公司2家世界500强企业,引进了大连万达集团等9家全国500强民营企业。开放平台加快推进。宜春海关已开工建设,主体工程建设即将完成,高安铁路口岸作业区开通试运营,万载公路口岸作业区仓库、监管区等主体建设基本完成。在北京、南宁、福建等地新成立了宜春商会,已挂牌和正筹建挂牌的异地宜春商会达18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6、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全市30个项目列入第一批省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居全省前列。105项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在建和计划建设项目100项,总投资1419.6亿元,年计划投资379.4亿元;重大前期项目5项,总投资153.9亿元;全年开工建设项目93项,完成投资307.92亿元。跑项争资成效显著。全市发改系统争取上级各类资金36.38亿元,其中债券20亿元。上报了咸宜井铁路等26个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平台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上报了渝长厦铁路通道长赣段等112个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平台纳入省“十三五”规划,争取到靖安连天红家具产业园(一期)等8个项目列入省第49次重大项目调度会,占全省项目总数19%。项目储备不断加强。编制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及三年滚动计划,市级储备库储备项目1954个,总投资847亿元;三年滚动投资计划项目1711个,其中在建项目314个,2016年新开工项目684个。重点工程扎实推进。成立了机场扩建工程领导小组,启动了明月山机场扩建工程;丰电三期工程、龙头山水电站开工建设,蒙华铁路宜春段、昌吉赣客运专线宜春段进展顺利,南昌至上栗高速公路和南昌至宁都高速公路已经完工,昌樟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四方井水库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并报国家水利部审查,娥婆岭水利枢纽工程、奉新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稳步实施。研究建立了宜春市PPP项目联审机制,草拟了《宜春市在公共服务领域推进政府与社会合作实施意见》。64个项目列入全市PPP项目库,34个项目纳入全省PPP项目实施范围;温汤镇崩山组区域开发、万载生态养老爱心园项目已开工建设,樟树市四特大道延伸工程PPP项目确定了投资人。

      7、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围绕“打造绿色发展宜春样板”目标,倾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提升宜居品质,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樟树市、丰城市获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丰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入选第六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靖安、奉新、宜丰、铜鼓四县成为全省第一批16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宜丰获评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靖安入选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范围。积极开展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工作。《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2015-2020)》获省政府批复,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首个专项规划。按照“努力将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崛起示范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典范区、协同发展创新区”的要求,大力实施“金桥、金牌、金山”工程,昌铜四县培育生态公益林242.1万亩、封山育林180.1万亩,绿色有机农产品总数达85个,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积达63.6万亩,有机农业种植面积达10.7万亩。靖安成功创建全省首个“绿色低碳工业示范县”,奉新成功创评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示范地区”。筹集5000万元发展基金和5000万元倒贷资金,以奖代补支持生态经济带项目建设;按省20.5元/亩?年标准,对昌铜高速两侧2公里范围内25.78万亩未纳入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补助范围的山林进行补贴。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完成了省政府对市政府2014年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的自查工作;组织开展对县(市、区)政府2014年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的考核;完成了宜春市万家企业2014年度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至2014年,全市万元GDP能耗累计完成90%、万家行动企业和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节能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积极推进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10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处理能力达10.3万吨/日,建成配套污水管网约310公里,走在全省前列。其中,宜春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等6个项目处于试运行阶段;宜丰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即将试运行。大力开展污染治理工作。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靖安县、樟树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已经建成,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锦江流域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立案查处整治了546家违法企业,有效改善了锦江流域环境。 

      8、民生工程稳步实施。全市始终将增进人民福祉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民生保障,积极推进民生事业。民生支出力度加大。强化民生支出保障,全市教育、社会保障、文化、交通、科技、住房保障支出分别完成80.09亿元、62.71亿元、4.54亿元、8.26亿元、7.9亿元和21.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18.2%、24.6%、24.7%、30.8%、48.1%。民生工程有力实施。着力解决中小学校“大班额”、群众看病难、农村饮水安全、养老福利中心建设等民生大事,争取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资金4.54亿元,宜春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人民医院(北院)、万载县中医院、樟树市儿童福利部等民生项目加快实施。扶贫攻坚纵深推进。“以村为单位,采取综合措施,实施精准扶贫”模式得到强卫书记批示肯定。投入扶贫开发资金9500余万元,实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2267个,全年脱贫人口超过3万人。就业和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9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9万人。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5.8万人,参保率巩固在95%以上; 新农合参合人数429.9万人,参合率达到98.5%;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6.5%,城镇职工医保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3%。率先在全省启动跨县区医疗救助网络同步结算,携手新余、萍乡实现赣西三市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9、规划编制顺利完成。2014年10月,制定并下发了《宜春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宜府办字〔2014〕101号),按照该方案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召开了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报了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平台请求列入国家、省“十三五”规划,开展了35个重大课题研究,启动了22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全市“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编制了全市“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库,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等14个方面1600多个项目,总投资约10581亿元。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加强与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对接,2015年12月形成了《宜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并由市委三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在《规划建议》的指导下,12月中旬形成了全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初稿,征求了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专家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并加强与省规划纲要衔接,在反复打磨后,先后提交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根据市委、市政府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历经十余稿,最终形成了《宜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并提交本次人大会议审议。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新常态下,我市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经济总量不大,特别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区实力较弱,辐射带动力不强;产业结构不优,转型升级压力增大,煤炭、化工、建材等部分行业发展困难,服务业比重偏低;城镇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去库存压力较大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

      二、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对于在新的起点上为实现同步全面建成小康奠定坚实基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根据中央、全省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宜春实际, 2016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希望、三个着力”重要精神,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省委“十六字”方针,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以产业升级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推进工业升级、农业升级、旅游服务业升级,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做强县域板块,做活生态文章,做实民生保障,为确保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6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预期为:生产总值增长8.7%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1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1%;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5%;外贸出口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2%;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

      为确保完成上述目标,2016年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快项目建设,稳定经济增长。一是做好重大项目储备。结合三年滚动项目库的编制,在对接国家“七大工程包”和省里八大类重大工程项目的基础上,谋划对接国家发改委“城市轨道交通”、“现代物流”、“新型产业”等10个新的重大项目工程包,积极谋划、储备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交通方面,继续推进明月山机场扩建、蒙华铁路、昌吉赣客专、万载至铜鼓、昌傅至东乡等重大项目,推进咸宜井铁路、九长铁路、宜春至井冈山至遂川高速公路、奉新至高安至樟树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积极争取渝长厦铁路线路走向经过宜春中心城。能源方面,推进奉新抽水蓄能电站、靖安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二期)、上高煤电一体化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丰城电厂三期工程、龙头山水电站枢纽工程项目建设。水利方面,推进奉新鹅婆岭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四方井水库建设,继续推进袁北、丰东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做好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工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宜春市防洪工程、宜春中心城区供水管网和排水工程、宜春中心城区垃圾处理场、樟树市赣江二桥工程等项目建设。三是强化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围绕锂电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光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服务业,油茶、肉牛、绿色有机、富硒和生态休闲农业及城市基础设施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四是继续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完善PPP项目实施机制,加快推进一批社会民生和基础设施领域的PPP项目。五是清理和盘活中央资金。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清理中央预算内投资,根据项目建设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安排,发挥中央投资效益。

      2、促进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培育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继续推进油茶、肉牛、绿色有机、富硒和生态休闲农业“五大产业”发展,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品加工附加值;继续推进万载国家现代(有机)农业示范区核心园、樟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项目建设,发展集生产、加工、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载体。支持丰城、樟树、袁州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力争新增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抓好良种技术推广、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科学用肥、农业机械化四大技术推广,确保粮食、油料、畜禽、水产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二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围绕“亚洲锂都”目标,进一步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完善产业链条,强化技术攻关,将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立足宜春产业特色,进一步发展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绿色光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继续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力争再组建一批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建一批院士工作站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康替龙竹业、金虎家具等企业研发新产品,做响品牌,开拓市场。发挥国家政策资金引导职能,改造提升绿色食品、建材、盐化、纺织服装鞋革、花炮等传统产业。三是壮大旅游服务业。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消费者优先的理念,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促进信息、绿色、旅游、休闲养老等新兴消费。加快旅游业发展,做好靖安三爪仑旅游景区争创国家5A级景区、明月山温汤镇争创世界温泉名镇、樟树筑卫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推进明月山国际温泉禅修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围绕禅、泉、山、农、月五大旅游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加快品牌创建,打造“双核三线四游”新格局。精心策划第十届月亮文化节,促进月亮文化、禅宗文化和地方传统历史文化结合,不断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推进宜春中心城万民电子商务创新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争创一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企业。加快金融业发展,引进外阜银行,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推广中小企业私募债等新型融资工具,做好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等工作;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优化大型商业综合体布局,加快北岸新天地、万达广场等项目建设,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服务质量。稳定房地产市场,积极推进商品房去库存化。发展文化体育产业,加强文艺创作,打造时代精品。

      3、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力。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三单一网”改革,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快建设网上审批系统,形成统一、高效、透明的网上审批系统。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抓好向社会开放示范项目的协调推进工作,研究制定《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施意见》,发挥温汤镇崩山组区域开发、万载生态养老爱心园项目示范作用,推进樟树市四特大道延伸工程等PPP项目,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基础产业领域。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地方税制体系建设,建立“信息管税”模式,完善综合治税机制;深化“营改增”改革,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加强债务规模控制与融资计划管理,建立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机制和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严格控制债务风险。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挥企业主导作用,整合资金,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术改造,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强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推进各类研发平台建设,争取在关键领域和关键技术上有突破;加强品牌创建,新增一批国家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注重人才培育和引进,实施“百千万”工程,完善人才引进各项激励政策,加大院士、博士、硕士和各类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三是强化区域规划编制实施。抓住国家重点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有利时机,在产业承接转移、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研究对接。用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苏区振兴发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及赣西转型发展等重大平台,在节能减排项目实施、低碳经济平台建设、民生项目保障及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等方面,争取更多国家政策资金支持,走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子。继续实施 “双核两带”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继续推进丰樟高循环区、袁上万绿色区、昌铜四县生态区建设。

      4、提升城镇品位,统筹城乡发展。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继续实施《宜春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进一步落实《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宜春市全面放宽城镇居民落户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完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配套制度,为进城农民提供均等化服务,使进城农民真正市民化。二是做大做强宜春中心城。按照功能全、品位高、服务好、环境优、交通便的要求,将宜春中心城区建设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统筹考虑区域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等要素,推进宜万同城发展,打造宜万工业走廊,推进明月山景区与中心城区产城融合、产城一体。建立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支持锂电、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商贸、文化体育等产业,不断聚集人气、财气和商气,提高宜春中心城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市人民医院(北院)、百荣百尚城市综合体、宜春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实施黄陂片区等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快中心城排水管网建设,完善宜春中心城区基础设施。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市民素质,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强化交通、卫生、安全管理,提升公交车、出租车服务水平,塑造宜春中心城区良好形象。三是加强镇村联动建设。继续推进第二批示范镇(重点镇)镇村联动建设,以“二十五个一”和“五个改造提质”项目为抓手,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继续推进樟树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重点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新路子。

      5、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绿色发展。一是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定位,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发展高附加值的生态农业、高科技含量的新型工业、循环利用的环保产业和丰富多样的现代服务业,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推进丰城煤电、废旧金属及塑料回收、樟树盐化工、高安绿色光源等循环产业发展,打造丰樟高循环经济示范区。二是加快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建设。抓好《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落实,稳定森林覆盖率,提升森林资源质量,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继续推进“金桥”、“金牌”、“金山”工程,把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打造成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样板工程。三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提高项目审批绿色门槛,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全面完成国家、省节能减排目标。深入推进“净空”、“净水”、“净土”行动,推进宜春中心城区垃圾处理场建设,加快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争取全市十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正常运行。严格落实新环保法、“大气十条”、“新锦江十条”,落实“河长制”,强化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锦江、袁河等流域污染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6、实施惠民工程,增进民生福祉。一是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继续实施好“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和学校结对帮扶、联合办学等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实施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完善教学基础设施,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上高县职业技术学校、宜丰县职业中专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全市职业教育。加快宜春九中、宜阳学校初中部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二是完善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实施好宜春市人民医院(北院)等项目,改善医疗机构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三是做好就业工作。加快推进袁州等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加强对退役军人、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做好高校毕业生、转业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落实市政府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的具体措施,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四是实施精准扶贫。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原因,精准施策,采取产业帮扶、异地搬迁、社会帮扶等形式加大对重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帮扶,使贫困群众尽早脱贫。五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好人文化精神,建设信用宜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开展“双拥共建”,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加强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优化国防动员机制,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城乡“天网”工程建设、技防入户工程建设,创建和谐平安社区,建设平安宜春。抓好农产品、食品药品、生产、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督检查,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推进法治宜春建设,建设法治政府,严格依法行政,保障社会公正。做好信访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切实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执行。

      附件:2016年宜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xls
    • Copyright 2009 Yichun Municipal Development & Reform Commission. 

      版权所有:江西省365bet备用网   工信部备案编号:赣ICP备09002039号 赣公网安备 36090202000021号

      地址:宜春市市政大楼2楼东侧   联系电话:0795-3272741  Email: newspring@jxyc.gov.cn

      本站网页访问最佳分辨率:1440*900像素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  您是本站的第 62485 位访客